最新消息
公告:成都机电工程学校2014年招生报名已经启动。报名时间即日起,额满为止。详细情况请致电:余老师,13709059252.在线QQ,1014709843(成都机电工程学校招生办宣)
西南科技大学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作者:cdjz9 发布于:2014-1-4 8:49:07
西南科技大学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2013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西南科技大学的意见》出台,西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南科大)成为四川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西南科大教师的4项科研成果获得2013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今天的西南科大已拥有76个本科专业、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和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在4个学科方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一个个硬指标,彰显了西南科大的办学成绩和实力。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内涵发展,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将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培养与引进并重
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2013年度,西南科大共有26位教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项目资助及出国留学资格,创学校迄今为止公派出国录取人数的新高。他们将以访问学者身份分别赴美国、英国、荷兰、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墨西哥、哥斯达黎加、智利9个国家进行为期3至12个月的访问、研究和学习交流。这将对学校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中青年师资队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除有计划的人才培养,西南科大还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2011年10月,西南科大引进了第一支海外创新团队,成员由具有多年海外科研经历的学者组成。两年来,团队根据学校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与国内外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了固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开展原创性工作,推动计算力学和材料科学在先进制造技术和高端装备设计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团队给学校学科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没有一流的高端人才梯队,就没有一流的高校。在人才强校战略指引下,西南科大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按照“项目牵引、培育为主、滚动资助、形成体系”的思路,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高水准教师队伍。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一支由1名院士和376名博士等构成的高水平的人才梯队,有专任教师1769人,正高级职称239人、副高级职称575人。13年来,600余名包括院士在内的董事单位的专家到学校承担具体的专业理论、实践教学工作。
学科建设离不开各类平台的支撑。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学校有科技部、教育部批准建设的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共16个,同时与相关科研院所、企业共建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中试车间、大型通用仪器和测试平台等。这些平台充分发挥着其作用,师生在实践中增长了学识,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体制创新
激发科研创新
人才聚集,如何才能激发其创造性?西南科大充分发挥“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的体制特色,加强与董事单位的协同创新,通过合作参与或独立研发等方式,不断提升科研水平。
依托学科优势,西南科大材料学院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开展了多项项目合作,防辐射手套等多项研究成果已在相关领域实现应用。学校与东材集团联合共建了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银河建化联合申报并获批了由教师霍冀川负责的国家863项目“铬基新材料研发”。
在一批具有国内学术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的领衔下,一大批富有创新能力的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形成了“核废物环境下的生物效应”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碳纳米材料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光电检测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等团队。
团队整合骨干人才力量,围绕相关课题集体攻关,科研硕果累累。西南科大自成立以来,先后开展科研课题2300余项,学校完成了多项国家“973”、“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防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260多项。学校参与的重穗型杂交稻高产研究,有效解决了我国丘陵山地等水稻种植的技术难题,仅在四川就推广近4000万亩,为农民新增纯收入31亿元。《骨干亲本蜀恢527及重穗型杂交稻的选育与应用》成果在转化后,形成了提高杂交稻亲本选育效率的技术体系。推广仅仅8年,就新增产值120.3亿元。2009年,该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多方联动
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培养人才始终是高校的根本任务。目前,西南科大的学科建设、科研平台、科研项目及高水平师资,正形成联动之势,带动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为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引导研究生选择创新性强、富有挑战性的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课题进行研究,选拔创新能力和创业潜力突出的人才,学校自2009年起,在研究生中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5年来,全校共有196个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立项,累计资助金额110余万元。《防火阻燃抗菌型坡缕石壁纸的开发研究》、《石棉尾矿综合利用技术中循环工艺研究》等项目成果都已运用到生产环节中。
通过多年的努力,研究生已经成为学校科研工作中的一支生力军。2007级研究生刘锋获得2009年“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07级研究生喻琼,2008级研究生彭章君,2009级研究生王昆,2008级研究生银燕杰等同学的作品荣获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2008级研究生李克龙,2007级研究生王强、鲁翰林、王志尧等同学的作品荣获第六届“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国家银奖。
2008年以来,学校共获得省级优秀硕士论文23篇;研究生发表论文被SCI、EI收录的数量年均80篇以上,占研究生发表论文的10%左右。论文影响因子不断提高,其中SCI收录的2006、2007、2008、2009级研究生徐长刚、刘锋、邓再芳、马佳俊等的论文分别在《Polymer》(影响因子3.06)、《J.Haz-ardous Materials》(影响因子4.11,发表 3篇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影响因子5.1)等刊物上发表;参加导师课题的研究生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8人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已授权6项。
学校整合、优化区域科研院所与大型企业的学科资源、人才资源和设备资源,通过共同举办专业、联合申报硕士点、共建共享实验室、互聘高层次人才、联合科技攻关等途径,初步建成了优质科教资源优化配置、区域高效联动、特色鲜明的互动育人大平台。
作为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的重要支撑,西南科大不断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联盟成员战略发展需要。学校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联合举办工程力学专业8届,为该中心培养110名毕业生。目前,大部分毕业生已成为该中心的技术、管理骨干。学校利用学科和人才优势,为联盟企业培训了3000多名数控技术、电子技术、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人员。
2008年以来,学校共签署横向科研项目771项,重点转化了新型建材、新型建筑体系及节能、信息技术、机器人技术、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低成本废水生态处理技术、工程结构灾害预报、监测与防治技术、小麦新品种、水稻新品种、生物质材料等成果41项,创造社会经济效益50多亿元,为国家和地方尤其是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成都机电工程学校招生网:http://www.cdjz9.com/或者http://www.sczspx.com/
联系我们
   成都机电工程学校学校简介:成都机电工程学校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现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近600余亩,建筑面积共10万多平方米,地处成都市重点打造的高新西区及成都教育培训业功...[详情]
学校地址:成都市郫县古城镇(请电话联系我们,成都市各大车站均有校车接送)
电话:13709059252
学校地址:成都市郫县古城镇(请电话联系我们,成都市各大车站均有校车接送) 邮编:610000 联系电话:13709059252
版权所有 成都航空学院,成都航空学校,成都航空专修学院,四川航空专修学院,成都铁路运输学校,成都铁路学校,成都高铁动车乘务学校,成都航海学校 Copyright(C) 2012-2014